学院新闻/媒体聚焦
才出学校小教室,又进社会大课堂。自7月3日学校放暑假以来,一批批南航学生不顾酷暑,奔赴祖国各地,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知识回馈家乡。
据介绍,2022年暑假,共有近百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获得校级立项。另外,每个学院还有数量不等的院级团队立项。为了保证暑期社会实践质量、使活动更聚焦,校团委为青年学子开列了7个实践主题。《一江清水引路来,赓续青春百年志》是本次获批的校级项目,15位成员来自红世一足官方网和经济与管理学院。项目组将通过调研湖北省宜昌市水文化资源,管中窥豹,回应“感应时代脉搏,领略发展成就”主题。
2022年7月10日,红世一足官方网院长板俊荣教授、屈雅红教授带领课题组3位同学抵达宜昌。11日上午,师生来到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参加市水文化资源普查座谈会,会议由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韩锋主持。郦学名家杨世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水利系统作家朱白丹、宜昌市作家协会、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熊先春等水利文化学者及各县市区水利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宜昌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水利设施,是“世界水电之都”。板俊荣教授说,本次调研将完成对宜昌市水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为了保证调研质量,团队已于半年前开始查阅文献,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对宜昌大型水利工程、传统水故事以及历史名人等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
板俊荣教授强调,调研既要注重水利建设的科技内涵、水与旅游资源的关系,也要关注水利与农业、工业生产的关系,特别是人与水的关系。调研重点区域应以“两江四河”(长江、清江,沮漳河、香溪河、黄柏河、渔洋)、六大水系(沙河、黄柏河、桥边河、五龙河、运河、柏临河)为核心,考察清江及其他江河湖的利用。
杨世灿先生的先祖杨守敬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著有《历代舆地图》和《水经注疏》,杨先生传承祖志,出版了《水经注疏补》。他强调,研究宜昌水文化,传统的水文化和新时代的水文化不能脱钩,两者之间是传承的关系,《水经注疏》等著述可以为本次调研提供重要的资料支持。
朱白丹先生从水文化建设角度阐述了本次调研的意义。他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水是文明、文化之源,水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对于本次调研,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弄清水文化的定义;第二,对水文化的研究,可以从诸如物质文化、移民文化、水利风景区、水利精神等方面,多角度地展开;第三,探究宜昌境内各市县区与水有关的传说、故事、风俗习惯等。
座谈会上,枝江、宜都和当阳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和秭归、兴山、远安县及西陵、夷陵、伍家岗、猇亭及点军区的负责人向项目组介绍了各自辖区内的水文化资源及现有的水文化建设成果,并对项目组即将开展的调研工作提出了建议,同时表态,会积极配合本次调研工作,给予项目团队力所能及的支持。
对宜昌市水利文化学者和水利各县市区水利部门负责人对团队的大力支持,屈雅红教授表示感谢。她说,从发言中可以见出,各方对挖掘、整理、传播宜昌丰富的水文化充满了热切的期待。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下,接下来的实地走访和调研能获取更多生动鲜活的素材,以补充文献阅读之缺,将水与人的互动关系体现出来。限于时间,这次的调研或许只能是概括性的,希望未来有机会通过更细致的调研,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
韩锋总工程师说,要通过调研,把对水文化的挖掘、继承、弘扬、利用深度融合。他要求各单位积极配合调查团队,预先梳理辖区内的重要工程及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故事,积极为团队提供资料。其次,要选好现场调研地点,请团队深入实地考察。同时,也要邀请水利工作的老同志、水利文化名人及水利专家,与调研团队一起座谈、交流。
本次座谈会为即将开展的调研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会议结束后,南航团队将深入13个县市区调研。最终编纂出宜昌市水文化资源专辑、绘制出全市水文化游览导图。
时间紧、任务重。据悉,南航团队其他10余位成员将配合现场调研,承担起资料整理、视频剪辑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作者“一江清水引路来,赓续青春百年志”暑期实践团队 陈浩然 宫小雨 邓清予)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来信请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50信箱180分箱
邮编:211106
校内链接